新东方网>石家庄新东方学校>学习园地>新初一>正文

部编版语文教材9月启用 小学生先识字再学拼音!初中c!

2017-08-21 14:16

来源:扬子晚报网

作者:

      根据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国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将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部编版”语文教材。据介绍,部编版教材编写历时5年,经过了30多轮评审最终面世。9月新学期一起启用的还有历史和道德与法治教材。

  在部编版一年级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学就先学拼音的“传统”,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此外,增加了古诗文篇幅,较此前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初中教材则减少课文篇目,增加了课外阅读、名著导读和写作的“分量”。

  变化:入学先认字再学拼音 总课量有所减少

      此次部编版教材更加强调4个标准,即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和时代性。以变化较大的语文科目为例,据语文一年级上下册、七年级上下册主编,北大语文研究所所长温儒敏介绍,一年级语文把拼音学习推后,先认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

  据介绍,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楷体大字,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 ,雪对风”。

  温儒敏表示,这样安排可以使孩子们对语文的“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此外,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原来有41课,现在减少为32课。其中汉语拼音的课量减少,识字课却增加;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原有39课,现在也减少为29课。

  传统文化篇目增加 小学古诗文增八成

  虽然课文课数减少了,但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古诗文篇目却在增加。据温儒敏介绍,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32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比原有人教版增加增幅达8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新教材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旨在激发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刚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这也是幼儿多元智能培养的学习方式。

  从初中语文来看,部编版也遵循了课文减少,增加课外阅读、名著导读和写作,传统文化篇目增加等特点。其中,初中原来七年级上册和七年级下册都是30篇课文,现在每一册减为24篇。此外,初中古诗文选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另外,部编版语文教材中,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也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影响:纠正死记硬背方法 更注重阅读和写作

  教育专家分析,新学期使用部编版教材之后,将对教学带来直接影响。此外,新教材对一些家长过早引导低龄儿童学习拼音,以及死记硬背学习古诗词都有“纠正”作用。

  温儒敏表示,今后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学拼音是为了识字,是认字的工具,不是阅读工具。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所以,拼音教学要降低难度。此外,对于认字的要求也有所降低,小学要求低年级认识常用字1600左右,比以前减少200字,其中800字左右会写。

  某网校小学语文学科负责人程婧表示,对于刚刚上一年级的孩子而言,一上来学拼音可能会让这些孩子产生畏难情绪,觉得语文很复杂,相反的,对于识字而言,更能设计出一些趣味性。

  到了初中将更注重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这将是“重头戏”。此外,每学期有三次综合性学习、两个名著导读,还有两个课外古诗词诵读。其中名著导读一改从前那种介绍作家作品的“赏析体”写法,改为“一课一得”,以示范读书方法为主,每次重点学习一种读书方法。

  此次部编版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文言古诗文等传统文化的比例大幅增加,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部编版教材均有收录。专家认为,对于古诗词部分的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

新东方石家庄学校 (微信号:helloxdf

及时获取本地权威教育资讯,随时随地的贴身学习顾问,英语学习的好帮手、课程规划的好助手!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已为25937位学员提供学习规划

*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相关推荐

  • 热门新闻
  • 热门活动
  • 留学资讯
  • 中学资讯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