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石家庄新东方学校>学习园地>留学资讯>正文

为什么日本年轻人都“不守规矩”的往乡下跑

2016-12-29 13:00

来源:新浪教育

作者:

Saki是我在日本认识的朋友,她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海外工作经历,会三四种语言,现在却在日本一个叫做津和野(Tsuwano)的不知名小地方工作。她参与的一个项目是把大城市里的高端人才往乡镇输送。

来津和野的第一天,我和Saki一起吃饭,席间,我没有使用公筷夹菜,而是用自己的筷子。Saki提醒我,在日本,一群人吃饭的时候,如果有长辈,出于尊敬和礼貌,在没有公筷的情况下,晚辈会把自己的筷子倒过来夹菜。然后,她善意地补充了一句:我们年轻人自己吃饭,而且只有两个人的话,就无所谓啦!

Saki的话让我感到一丝尴尬。在日本,我时时刻刻都要保持警惕,以免陷入不自知的失礼。有一次坐地铁,车厢里特别挤,有人下车时挤了我一下。突然,我意识到除了自己之外,周围所有人都没有背着书包,他们或者把书包放在地上,或者夹在腋下,或者拎在手里。转念一想,背着包好像确实更容易撞到别人,不知道这是不是日本人坐地铁的规矩,我悄悄地把书包拿下来,放在两腿之间。

从我有限的观察经验看,日本人特别守规矩,好像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抽象的区域,这个区域因身份而定,可能因年龄、职业、性别的差异确立。不同的身份,分别有对应的界限,在边界之内的事情,日本人职责分明、长幼有序;在边界之外的事情,就不会僭越,更不会冒犯其他人,往往是跟着前面的人做。

一般来说,东京的扶梯是靠左站的,大阪的扶梯是靠右站的。然而,我坐新干线在大阪下车,发现火车站里乘扶梯向上的人是靠右站的,向下的人是靠左站的,唯一的解释是他们都跟着前面的人站。

“哈哈,你们日本人比较守规矩。”我回复Saki。“在中国的饭桌上也有相同的规矩吗?”她反问。“有是有的,但是一般人平时不太在意。”我回应道。

因为这个原因,我对“规矩”本身也会有一些复杂心理。“要不要守规矩”也就成了我思考的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社群、族群,甚至小到个人,都有自己的规矩。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大多数规矩却是由群体里的“长辈”制定的。一方面可能因为他们更有经验,另一方面可能因为他们更有资源。长辈决定整个群体的价值取向,告诉晚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才能像“我们”一样。年轻人为了继承现有的社会资源,就要遵循长辈的规矩。

规矩是群体作用于个人的经验,制定规矩是为了让整个群体变得更好。但是,制定规矩的“长辈”终究是少数,检验规矩是否正确需要时间。比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一种规矩,存在了几千年的历史,帮助人们更好地交换物资,因此成了人们潜移默化的常识。相比之下,一些有悖于常识的规矩往往没多久就草草收场。

每一种身份,都有与其对应的规矩。自然人有自然人的规矩,社会人有社会人的规矩,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规矩,学生有学生的规矩,父母有做父母的规矩,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规矩,日本人有日本人的规矩。规矩就像是一份产品说明书,可以帮助每个人更好地使用某种身份,并且融入对应的生活,使得整个群体发展得更和谐。

人们选择身份有时却不那么自由。这就意味着,在一些时候,人们不得不遵守内心不认可的规矩

这让我想起了《黑客帝国》里面的一个设定:人形电池。在最后一次人类和机器的世界大战中,为了杜绝机器的太阳能来源,人类污染环境,遮蔽了阳光。但是因为环境的影响,人类自身也很难生存,于是人类最终和机器达成了和解,生活在机器的培养皿里,为机器提供生物能源;同时,机器创造出了“Matrix”这个系统,给人类提供一个只用思考就可以虚拟生存的空间。在故事里,人类的身份就是机器的电池,他们的规矩就是生活在培养皿里,给机器提供能源,同时拥有在虚拟空间生活的权利。

在现实生活中,谁又能说没有一个需要所有“社会人”守规矩而运转的“大机器”呢?在故事里,最终有一群人起身反抗机器。我想他们反对的不是规矩本身,而是反对作为个人只能成为电池的事实。这是一种对身份的选择权的争取。

不安分似乎一直存在于人类的基因里——不愿接受默认的安排,想发挥更多的创造,争取更大的自由。即使在成熟稳定的社会里,仍然有人会革新,会创业,因为他们想要脱离大群体,去选择属于自己的身份。

眼前这座叫做津和野的日本乡镇,有不少来自大城市的高学历年轻人。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其实也不是很“守规矩”。他们并不反对那套让整个日本社会和谐运转的制度,而是更多地反对自己不得不接受的“城市人”的身份。于是,他们从大城市的轨道里挣脱出来,来到乡镇,务农,烹饪,开咖啡馆,办文化活动和音乐派对……在一个更大的空间里明晰自己的身份,然后创造属于自己的规矩。(


新东方石家庄学校 (微信号:helloxdf

及时获取本地权威教育资讯,随时随地的贴身学习顾问,英语学习的好帮手、课程规划的好助手!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已为25937位学员提供学习规划

*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相关推荐

  • 热门新闻
  • 热门活动
  • 留学资讯
  • 中学资讯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