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石家庄新东方学校>学习园地>小学家庭教育>正文

谭顶良老师:读懂孩子,才能教好孩子

2016-05-12 16:59

来源:选自第七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

作者:新东方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谭顶良: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

      八成孩子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

  虽然每个家长都是生理上的父母,但是在心理上和教育上,其实在中国有很多家长是不合格的。即便我自己是学心理学的,其实我对孩子的心理,对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了解得太多。说一个让我很震惊的例子。我的孩子大概一年级放暑假的时候,我现在已经记不得了因为什么事情我训了他,反正他肯定有错,我训完他以后就回自己的房间,然后他就在他的房间。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以后,我从房间出来,路过他房间门口的时候,我看到他背着窗户,两个肩膀一耸一耸地在抽泣,静静地。我看到他在抽泣,肯定是哭了,不高兴了,我就去安慰他,说刚才是不是老爸话说重了。本来是轻轻地抽泣,结果我这样一说以后,他抽得更厉害了,说我也有自己的尊严呀。我开始训他的时候,根本没想到一年级的孩子有什么尊严哪。他说了这话以后,真的像刺了我一下。我还是学心理学的,可是我真的没有懂得他的心理。其实现在很多家长真的不了解孩子,我们看这个调查,去年年底长沙市开福区对100名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令大家很吃惊。60%的家长认为自己是了解孩子,超过一半。可是84%的孩子认为父母根本不了解自己,多大的反差啊!

      幼儿认知特征

  在幼儿阶段,从婴儿开始,最初的思维比较多的是直观的动作思维,很多东西你给他讲他听不懂的。比如说我们把一杯滚烫的开水倒进玻璃杯,告诉他这个东西烫,不能碰。他说什么叫,他不理解,你让他亲自用手碰一下,触摸过了才知道那叫,他是通过一个动作理解了,所以光跟他讲抽象道理没有用。然后再逐渐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要借助具体事物的形象,要借助自己做过事物在头脑中形成的表象。

  可是教育者对孩子的这个特征不太了解。比如有一对夫妻都是大学毕业生,辅导自己家的孩子写小学一年级的应用题。这道应用题是文字题,其中有一句话叫白兔比黑兔多三只。可是这孩子死活不理解,一直认为黑兔比白兔多。父亲颠过来倒过去解释了无数遍,结果他就是不理解,后来父亲不干了,换母亲上场。母亲说,你把这句话给我读出来。他读了白兔比黑兔多3只。问他什么兔多,还是黑兔。结果这对夫妻实在不耐烦了,就训斥孩子,说这么简单你都不理解。孩子被训斥之后也着急了,说明明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黑兔多3只,你们俩怎么都说白兔多。我们认为很简单,但是他不认为简单。

  比如我孩子上托儿所的时候,有一次我带他去托儿所,他问爸爸这是什么,我说这是水泥。水泥干什么用的?人家修房子用的。为什么修房子?我说房子用的时间长了。房子为什么用的时间长了?好多年前人家没地方住。那好多年前人家为什么没地方住……他会连续不断问你几十个为什么。针对这种情况,其实有些问题的答案我们作为教育者,家长或者老师,可能自己也没有把握,但是我们要有一种态度,要应对他。不然的话,你总是说他烦死了,或者到学校教育以后基本上是标准答案来控制他,因此孩子以后就没有问题意识了。所以有人讽刺,说孩子在入幼儿园、入学校之前是大大的问号,受若干年的教育出来以后什么问题都没有,都变成句号了。

      幼儿情感特征

  第二个讲孩子的情感特征。幼儿阶段首先是逆反心理,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幼儿期时他会逆反,然后到了青春期他会逆反,不听老师、家长的话,叫往东他往西,给教育者带来了难题。但是我们教育者包括家长仍然要意识到,这是成长过程中必然表现的一种正常现象。如果你指望孩子从来不逆反,从小到大每句话都听你的,那这个人这辈子没出息。

  第二个特征是自我中心,只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这是一个很强烈的表现,很多心理学实验证明过这一点。自我中心在行为上、在情绪里就表现出来,可是我们家长不理解。比如我以前住集体宿舍的时候,隔壁住了一个小朋友,冬天快来了,她妈妈给她买了一件漂亮的新棉袄。第二天早晨上幼儿园之前给她穿上新棉袄,结果她就是哭闹。妈妈不懂得孩子为什么哭,但早上时间宝贵,来不及问什么原因,也不给她讲道理,把棉袄给他穿上就下楼去上幼儿园。到了傍晚孩子从幼儿园回来,我就问,你妈妈给你穿了一件很漂亮的新棉袄上幼儿园,你为什么还要哭还要闹。结果她说那朵花在背后有什么意思。原来在这个新棉袄的背后绣了一朵大红花,我们正常的穿法就是这个花在背后,可是她自己看不见,想把这个棉袄从前面套上,扣子扣在后边,这样低头就可以看到那朵大红花,就满足了。这是她的愿望,可是我们成人包括服装设计师根本没考虑到幼儿的心理,她妈妈也没考虑到幼儿的心理,就认为孩子不讲理。

  另外,他们的嫉妒心强,我没有的你有,我千方百计让你变得没有。有时候这种嫉妒心会到达一个违法、变态的程度。再者,现在的孩子缺乏快乐,尽管整个社会的经济在发展,家庭经济在发展,可是经济发展与快乐指数不成正比,孩子也是这样。因为我们给予他的负担太重,我把现在的孩子称为千斤顶千斤顶是很小的东西,他要把一辆两吨的汽车顶起来压力很大,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教育系统的人,如果有压力,总有办法往下移,可是唯独在他那没有办法再往下移。

      幼儿行为特征

  以上就是情感特征,那行为特征呢?孩子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有自己的需求,要发展自主性、主动性。可是我们的家长,爷爷奶奶不给他自己做,一个很小的书包也不让他背,什么事情都不让他做。按理说幼儿园阶段可以给予孩子很宽松的环境,让他自由地、无拘无束地表达。可事实并非如此,比如我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出去春游、秋游以后,要求回家完成布置的作业:把你今天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东西,讲给你爸爸妈妈听,然后由爸爸妈妈把你说的话记录下来,整理出来,打成电脑稿,配上旅游的风景交给老师。很多家长都爱面子,孩子的讲话显然是不合语法的,逻辑性不强,会重叠,可是家长整理得漂漂亮亮以后交给老师,老师看到哪个好就用红笔画出来,挂在走廊两边的橱窗里面,然后家长相互看、相互攀比,最后这些东西全是家长的作品,不是孩子的作品。

  还有比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在幼儿阶段语言发展容易出现假象的、表面的口吃现象,说话时一个一个词汇不断地重复,一句话说得断断续续。我们看起来就是所谓的结巴、口吃,但是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吃,不是作为人格特征的口吃,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暂时的现象。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没有掌握语法结构,词汇很贫乏,说了一个主语以后,他得想后面的谓语动词应该跟什么,所以他就不断地把前面那个主语重复再重复,然后再等待,于是就表现得结巴,我们讲外语也是这样。很多家长看到这种情况以后就训他,说你想好了再说,你慢点说,你不要结巴。你越训他,让他越紧张,他可能真的成为了结巴。所以在这个年龄阶段出现这种语言表达的暂时现象,我们别管,当他掌握语法结构了,词汇丰富了以后,就像我们学英文熟练以后,讲话自然就流利。

  另外,孩子会表现出老毛病重犯的现象。我们不可能指望通过一个阶段的教育,就彻底消除孩子的不良的行为,消不掉,他会出现几次反复。比如他的不良行为表现频率很高,经过你慢慢教育、训练以后,慢慢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还有一点的时候,结果几天以后,或许你没有关注他,或者不在他跟前,结果他又出现老毛病重犯,然后经过慢慢训练又下来,下来以后再过几天又跳过去。所以一个不良行为的消除,包括一个观念,会经历若干次的反复。所以在教育里出现一种原理叫做反复抓,抓反复,他有这种必然性。我们要了解的,不能说这孩子无可救药了,就放弃。

      幼儿心理的时代特征

  信息社会给幼儿心理提供了很多智力发展有利的信息,但是也有些无用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在这么多信息面前,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把这个现象叫做迷途羊。第二个,现在被称为读图时代,睁开眼睛就看到图形广告。在这个读图时代里面,孩子的思维越来越多地在使用右脑。由于幼儿阶段本来就用右脑比较多,再加上现在读图时代对右脑训练得多,未来的人,未来的中国人,可能左脑的思维优势会慢慢淡化,这是个要警惕的问题。第三个是千斤顶,前面已经讲到,不再赘述。

      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环境?

  那么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环境?首先看早期教育是不是越早越好?心理学认为不是。一个经典实验就是心理学家格塞尔做的双生子实验,其中一个孩子出生48周以后,就被训练爬梯子,结果训练6周会了;另外一个双胞胎孩子前面不训练,到53周的时候开始训练爬梯子,结果训练1周他就会爬了。这说明什么问题?前面5周训练的效果是很差的,因为孩子没有具备学习爬梯子的条件,所以早期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这是第一。

  第二个,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同伴交往很重要。现在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家庭里缺少了同伴,要更多的鼓励他和家庭外的同伴相处。在相处过程中,孩子们之间也会吵架,男孩子甚至会打架。吵架打架,你千万不能去管他。孩子的吵架是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交往的一种方式,就好比我们成人谈判,成人谈判比较理性,而孩子理性比较差。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从来没跟其他孩子接触,从来没吵过架,他长大会不会谈判?很难。在冲动的过程中能激发他的思维,能点燃他的创造力,所以让他去吵就行了。只要不伤到身体,两个人打也没关系,打完过了五分钟就好了。可是家长千万不能帮,这家帮了以后,那家也帮了,结果两家老死不相往来,那问题就大了。

  再一个就是父母关系对孩子成长真的很重要。如果父母两个人不和,那就好比一棵树两边树根上的水土往四周流失掉,那这颗树肯定活不了。父母亲不和以后,孩子会把自己的部分心思集中在关注父母关系上,而不是集中精力在自己的成长上。

      可操作的教育方法有哪些?

  在亲子关系里,很多家长居高临下指责孩子,这样的姿态抑制孩子的成长。孩子不可能超过父母亲,所以要蹲下来,低下来,甚至让孩子目光高一点,通过这样的途径才对他有利。

  三岁之前,母亲要亲自带孩子,让他建立一种积极的依恋关系,这种积极的依恋关系是亲密的、受保护的、安全的。这种亲密的依恋关系建立起来以后,对他以后的成长发展才会有效。要不然,如果孩子由爷爷奶奶带,父母亲基本不带的话,这种亲子关系、依恋关系没建立起来,孩子到学校就没办法跟同学相处,长大以后没办法和配偶相处。

  要给孩子爱,但是不能过度,不能溺爱。有句话叫惯子不孝,肥田瘪稻,稻田里的肥料过于充足以后,稻反而长不好了。

  父母亲要做孩子的朋友。其实在中国独生子女中,家长还要做孩子的什么角色呢?父亲做哥哥的角色,母亲做姐姐的角色,要让他真的觉得,你就是他的哥哥、姐姐,这样的话他才会敞开心扉,愿意把问题跟你说。

  另外在家庭里面,如果孩子不听话,那么责任可能在父母。如果这个孩子不喜欢父母,不崇拜父母,那么父母讲的话他就是不听。有些解决的方法大同小异,比如前面讲的要跟孩子平等,蹲下身跟孩子说。还有对他要移情、同情,可能真的做到太难。比如做一个小游戏,很简单,伸出你的手指,搭建一个人民。大家看到,大多数朋友搭的最多是什么?你看到的是,我看的是,什么原因呢?很多人从自己角度,不从别人角度考虑,不从对方考虑,不从幼儿的角度看问题,因此会产生很多问题。

最后关键的是我们每个家长要学习,正如孙云晓老师所讲,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成长。学习了解孩子,学习教育方法,学习自我成长!


新东方石家庄学校 (微信号:helloxdf

及时获取本地权威教育资讯,随时随地的贴身学习顾问,英语学习的好帮手、课程规划的好助手!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已为25937位学员提供学习规划

*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相关推荐

  • 热门新闻
  • 热门活动
  • 留学资讯
  • 中学资讯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