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差异 培养杰出人才
2016-05-12 16:53
来源:第四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
作者:新东方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激情演讲
今天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对中学教育的一些简单思考和清华附中的一些实践与探索。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大家一看就明白,“尊重学生差异,培养杰出人才”,这应该成为我们中学,尤其是比较好的中学的一个定位。
大家知道,杰出人才对社会的发展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有一个说法是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精英来统治,也就说精英的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水平。杰出人才的成长非常复杂,可以说是从出生来到最后变得杰出,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在这个过程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整个培养过程都前功尽弃。但是,即便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出问题,也不能保证他一定能够杰出。所以,我想对我们搞教育的人来讲,以下三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是他一定有天赋和潜能,如果不是这块料,可能就很难;二是他成长的环境,这个环境正好和我们本次论坛有关系,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当然,还有学校的培养和教育。
我有一句话要和大家共勉:人之初,智本异。差异确实是存在的,确实人的智能是有差异的;教之同,难杰出,所以刚才刘校长讲“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不出人才的原因就是我们把所有的人都用一样的方式培养,所以很难出来的都是杰出人才。
那么杰出人才的培养的主渠道当然就是我们常规的教育体系,我觉得学校的职责就是为未来杰出人才奠基,如果在中学阶段就想培养杰出人才,我觉得还是比较困难。
名校应该把国家所需的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的奠基作为自己的教育使命,要力争把学生培养成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一直以来。我们学校都不敢这么说,一直都是说培养成杰出的接班人,普通的公民,当然我不是说大家都不愿意当,而是说这只是一个基本合格的教育。另外一个是能力,没有能力,光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不行,当然还有一些良好的习惯。
我觉得中学教育像我们刚才讲的全人格教育一样,是习惯决定命运,中学影响一生。
杰出人才为什么杰出,我想人之所以杰出,他的素质可以说是无穷多的,不可能穷尽的。我们公认的,或者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我这里根据我的理解有这么几个方面:
高远的理想,他自己必须有这样的追求。
高尚的品格。
出众的才能。
坚韧的意志。
创新的精神,杰出人才总是有与众不同的地方,独特的地方。
求异的思想,不能人家说什么自己就说什么,当然不是说专门标新立异,而是他有有一些独到的见解。
批判的精神,不能相信一切,总是用自己的思想去触动一些东西。
现在回到现实,作为一位现任校长,我们有时候是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所以在座有好多校长,我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我现在特别不舒服,别人老是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分开,觉得好像两个水火不相容似的。我认为我们做教育的人,应该不要回避去谈什么高考,我们努力让我们的学生提高高考的成绩,这个是无可厚非的。我个人认为,应试能力也是一种综合能力,我们不要说谈素质教育时,应试素质就不是素质,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类型的考试,这是必须的。这样的素质也需要提升。大家稍微想一下,一个人考出了好成绩,这其中反映的东西太多了,不仅仅是知识掌握得牢,方法记得好,公式写得对,有时候有一个临场应变能力。面对这么多的考题,他平常都会,考试全忘了,心理素质怎么样?这难道不是素质吗?我平时什么题都会做,考试什么都不会做,平时打枪打得很准,一上战场看到敌人就腿发抖,一打打到天上了,这肯定不行。解决问题的规范、有序、高效,短时间之内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短时间内要迅速地搜集这些信息、整合、处理,最后还要得到一种结果,这种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考试如此,将来遇到别的问题也有类似的需求,所以不要把它看成是一个坏得不得了的东西,何况我们没有这个更糟糕。
辩证地来讲,如果仅仅追求这个成绩或者只有这个成绩,那是绝对不可以的。所以,成绩这一把尺子它真的无法量出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就是说,一个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和另一个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简简单单地说用高考的成绩和分数去评判。因为分数是一维的,这个学生背后反映他综合能力的还有许多许多东西,好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仅能够考出好的成绩,他在其他方面的修养和素质也非常高,这样他将来走向大学、走向社会,才能走向成功。否则的话,有些学校单纯地追求成绩,孩子不发展其他的素质,那么将来他就以再高的分考到再好的大学,未来的前途也是渺茫的。
中学是培养人才苗子的地方,是为未来杰出人才培养和发展奠基的地方,绝不能忽略孩子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这就是我今天的主题。就是说,我们是建立在综合素质培养这个基础上的个性特长的发展,我们一定要尊重差异,发展特长,张扬个性。中国的孩子和西方一些国家的孩子比较,总是唯唯诺诺,特别谦虚,什么东西也不敢出头,没有冒险精神,这是中国孩子的一个通病。现在就一个独生子女,往往就是这不敢做,那不敢做,这有危险,那有危险。许多中学稍微有一点危险性的体育课都没有,怕孩子受伤。这种不敢张扬,没有“这事我行”的勇气,但给西方的孩子一说,他就会说没什么,我试试。咱们都不敢,我不行,你来吧。
好多例子证明孩子只有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往往才会走得更远,最终取得显著的成绩的可能性更大。杨振宁先生在1995年清华附中讲了一句话,他说对一个人来讲,他未来事业的成就有多大取决于他在小时候能不能很早就确立自己的偏好。我们用的是兴趣、爱好、特长,他用的是偏好这个词,并且把自己这个偏好一直坚持到底。就在他上中学的时候,因为看了两本课外读物,对宇宙和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兴趣一直伴随着他的一生来追求研究物理学的理论和奥妙。所以,最终他走到了这个领域的大师级的水平,获得了诺贝尔奖。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多么得重要,特长需要呵护和培养。
基于这样的思考,也基于大家都非常熟知的多元智能伦理,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清华附中在重视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同时,也进行了一些旨在发现、保护、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教育探索和实践。我经常说,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校长,我们可以好好地回顾历史,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面对现实,明确我们在做什么?而不是在说什么。所以,今天我要花更多的时间给大家简要展示我们清华附中在全面发展、学有所长这个定位下,究竟是怎么做的?学生对这样的做法有什么样的感受?
我们的探索有许多,今天我挑了其中几条来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探索之一、一条龙衔接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这个词现在已经用得太多太多了,但是我们不用这个词大家也不知道创新。简要来讲,就是要对那些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具有理科特长兴趣的学生,打破现在的小学、初中、高中之间的学制,建立创新实验班,再对这些特殊的孩子给予一种特殊的培养模式,采用从小学到高中的衔接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创新人才。
大家知道,我并不反对培养孩子的这种应试能力和素质,但是我们不用搞这样的教育,就是完全瞄着这个单一的培养能力去搞教育,我们也注意到如果那样的教育也会影响到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要打破这个学制,这些学段之间的考试通通取消。那我们平时日常的教育、教学自然就围绕着能力和素质、思维的培养,而不是瞄着只考高分,所以这个我就不展开讲了,后面我会提到它需要一套详实的培养方案和全新课程体系的支撑。
探索之二、国际化人才培养
面向语言能力突出,立志成为国际化人才的学生,我们建立了国际部,提出了“中西融合,英汉并重”的培养方式,希望我们的孩子在毕业之后能够有国际视野、全球视野,能够对国际问题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成为真正的国际化人才,为我们成为真正的全球的强国奠定人才的基础。
探索之三、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
大家知道我们不能称之为是一个体育强国,但是我们至少是体育大国,而且在某些项目上可以说是体育强国,比如说像一些小球类。但是,我们国家体育人才的培养得到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非议,因为我们国家走了一条独立的体育人才培养的系统。也就是说什么呢?业余体校,省里的多少,国家的多少等等,这些孩子从小就参加培养。但是,他们文化课的学习可以说很不正规、很不系统。所以,当他们取得体育成绩之后、退役之后,他们未来的生活非常艰辛,令人担忧。而其他体育强国,他们是依赖于常规的教育体系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所以,美国打篮球的基本上都是大学毕业(除了几个天才)。而我们打篮球的,我不知道有几个是真正的大学生,踢足球的更不知道有几个是正规的初中毕业,我不知道,我没有调查研究。没有更高的智力就不可能有很高的体育成绩,我们与清华大学共同建立了一个“马约翰体育特长班”, 20多年来,他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体育人才。在中国,比如说篮球,好多队员是高中毕业,或者大学毕业以后都在我们CBA的一线打主力,还有像大运会刚刚结束的跳高的选手是中国的第一名,是世界的第四名,王宇就是我们清华附中培养出来的学生,最后上了清华大学。这样的孩子他有这样的体育特长,但是他仍然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中学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我们为了体育,也更为了孩子的一生,我们一定要体教结合,这是我的一个想法。
另外,我们在田径和射击方面有一项射击的世界纪录的保持者是清华附中的学生。
探索之四、艺教结合培养高水平艺术人才
美术人才,我简单举个例子,我们每一届美术特长生的班只有20个人,其中考上清华的一般都超过10个人,清华美院面对全国招生人数非常少。这样的培养就是为具有艺术天赋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成长平台。现在我们全国都在讲中学的特色化,特色就是说我们每个中学都应该为不同潜质孩子的发展提供自己独到的一些平台,这样的话就有可能百花齐放,而不是所有的学校千篇一律地都只培养考试高手。
探索之五、学生领导力培养
与西方或者与一些发达国家比较,我们国家在培养学生组织能力、领导力,甚至鼓动他未来成为杰出人才方面,我们不敢做、不敢提,我觉得不应该回避。所以,我们面向热心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组织和协调能力强的这些学生,专门建立了一个清华附中学生领导力培养的这样一个体系。其中有一些活动,比如说领袖训练营,比如说实战型的大型活动,都让他们来策划、运行,模拟联合国等。在校期间全面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领导力,使这个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之后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有一定的团队意识。
探索之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这是面对极少数人的,也就说有一些特殊的其他方面天赋的,我们一定要安排时间进入大学的实验室,针对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培养方案,聘请导师、参加课题研究等方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个是从中学阶段就开始培养。
我简单地举了六种思路,我们还有很多广泛的培养模式和培养办法,我在这里没法详细讲。我们都是基于学生个性差异发展需求,建立了这样的培养体系。所以大家看一个学校应该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因为孩子们的理想、兴趣就是丰富多彩,一个单一化的、全是这几本书,多没意思。多样性,社会人才需求多样性,这个要匹配,在学校里得用丰富多彩的培养模式、发展平台,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真正的需求。
这个体系由许多不同的培养模式组成,当然每一种培养模式都是面向具有不同天赋的学生。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最后还要针对他的差异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每个培养模式我们都有一套完整的培养方案、各种体系来支撑,不能说说而已。比如说我们美术班、体育班、科技创新班,它都有单独一套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来支撑,是有一系列具体实操性的东西来支撑的。
我们在课程体系方面借鉴了国外的一些经验,一定要体现丰富性、层次性、选择性和针对性。另外,在课程具体内容的同时,要体现综合性、迁延性、生活性。我们的课程有时候太枯燥,让学生觉得离现实生活太远,而许多国外学校选的例子就是选自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所以,我们在这一点上差距很大。清华附中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当然还很不够。
最后简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为了培养领导力的有一个领袖训练营,我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领袖训练营”是干什么的。不是说要为了培养未来的伟大领袖,不是这个意思,就是培养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要有这样的追求和诉求。
大家看一下,这是我们开营的时候,我是第一次当营长,就是在清华附中,“领袖训练营”营长,这是我们的一些目标,包括公民意识、创新精神、领袖气质,课程设置丰富多彩,不是常规地坐在教室里听讲座。这是我第一讲讲的,我讲的勇气、创造力、竞争与合作、兴趣等等,这些孩子们听得还挺过瘾。
每一次活动完了,我们都让孩子们写写感想,这是摘的孩子的一段话:“在那里,在那时,梦想被照得透亮。”我想,一个中学要造就一个优秀人才非常难,但是它造就孩子具有成为优秀人才这样一个梦想就足够了,我们就是要做这样的教育工作者,让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梦想。这是我们请不同领域的大师来给孩子们交流,孩子们听了这个之后,他们也有一些感想,要成为“世界人”,要有全球观,这都是孩子们写的感触。我们要知道一个活动怎么样,只有孩子们谈出他们的感想,我们才知道我们的活动是不是像我们想像当中有意义、有效果。这是我们的视野和责任。
另外,为了有全球视野,我们专门请国际研究所给他们讲这样一个报告,和同学们交流,完了之后学生们就会写一些感受、反思,这只是我们培养里的一部分,叫领袖训练营。
这是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来讲报告会,互相交流心得。你想一想,如果天天坐在教室里听课、做作业、考试,那是多么无趣的事,孩子们参加这样的活动高兴得不得了,未来他们要走出社会,他们所得到的培养,一定会发挥作用,这是我们对时代负责的一个表现。
像他们读的这些书你看过吗?我都没全看过,我觉得应该看,这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修养。
李开复专门讲了《成长中的十个启发》,我们各个不同的领域都有人来讲,有哈佛的学生、国外的学生进行交流,像这种活动都是我们“领袖训练营”里面的小小的活动,所以它是非常丰富的。还有,像我们参加全国的领导力大赛活动等等。所以,我要讲的就是,我们的学校一定要给学生不同的爱好、兴趣和潜质、创造他、发展的空间,提供发展的平台。当然,我们为了发展,拥有好多课程支撑。我们的课程是非常丰富的,我们也有好多理念我认为是非常好的,体现了综合性、前沿性、系统性,而且要立足学生自身。这是模拟联合国的课程,这是国际安全中的科学技术问题,几乎所有学科都会涉及到,这种课程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一种境界和视野。人文与艺术课程修养,中国人被别人抱怨缺少的就是这个,科学家能走多远,取决于他的人文和艺术修养,这是另外一个角度。所以,我们在这一点上非常注重。
最后一个亮点,学生有时候比我们想像的要厉害得多,要牛得多。所以,有些课程老师开不了,学生可以开。在清华附中有正式的学生开的课程,大家看一下,学生开的微机分。我是数学教授,我和他交流之后觉得他完全有资格开,够水平开。像书法,我不知道在座的有几个写毛笔字可以写得像这个学生这么好,你们看,这都是这个学生写的,人家有正儿八经的报告、选课建议,人家从小就研究书法,最后说给你露一手。通过教他进一步提高水平,然后也鼓励别人向他学习。像他们开的英文戏剧课、日本动漫课,我根本就没看过,我怎么开?你看过吗?你会开吗?像人家希腊爱好者开的课,像这三个女生,谁说女子不如男,人家开了“中国历史上独特的女人”,我挺欣赏。关键不在于课怎么样,关键人家有这样的勇气、有这样的知识积累,人家敢去讲。
谢谢!
新东方石家庄学校 (微信号:helloxdf)
及时获取本地权威教育资讯,随时随地的贴身学习顾问,英语学习的好帮手、课程规划的好助手!
相关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