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崩溃的最大受害者是未成年人
2016-11-21 10:14
来源:新浪教育
作者:
家庭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摇篮,也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对于未成年 人来说,一个健全的家庭和父母的关爱是他们长大成人最重要的保障。
为什么稳固的家庭对儿童发展至关重要
现代社会中,因家庭长期疏离、破裂、崩溃而导致的亲情缺失和人格 扭曲,并进而引发的各种各样的未成年人暴力、自杀和犯罪案件,时常刺 痛社会的神经。
当然,不能把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及单亲家庭的未成年人等同于问题 儿童,这些群体之所以问题突出,与亲情缺失和人格扭曲的关系最为密 切。为了实现儿童优先和特殊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原则,建设和谐社会, 亟须制定支持家庭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成年人最需要家庭的关爱和保护
2015年6月发生的两起重大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得到 了政府的高度重视。除了贵州省毕节市发生的举世震惊的四名留守儿童 集体自杀身亡的案件之外,另一起是6月21日在网上流传的一段“浙江庆 元初中生暴打残害一小学生”的视频所揭示的案件。据视频显示,8岁男 童小毛遭到多名未成年人的拳打脚踢,还数次被烟头烫伤。
据《新京报》记者走访得知,包括被打者和施暴者在内,涉事的五名孩 子中有四人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并曾就读于同一所务工人员子弟 小学。据了解,这些孩子有着相似的情况:父母疏于监管,缺乏家庭关爱。
近年来,新闻报道过的留守儿童非正常死亡的事件不断发生,而留守 儿童、流动儿童由弱者变为施暴者伤害他人的案例也在逐年增加。在广 州市天河区人民检察院2013年受理的117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涉事 未成年人共167人,其中具有留守儿童背景的涉案嫌疑人约占85%,且呈 不断上升趋势。据重庆市南岸法院2015年4月17日对外公布的庭审相关 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未成年人嫌疑人来自离异家庭,而导致他们走上犯 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庭教育和监管的缺失。这些新变化和新趋 势值得我们深思。
通过以上的几个案例可以看出,无论是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还是单亲 家庭里的未成年人,导致他们问题频发的根本原因就是家庭的长期疏离、 破裂、崩溃。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未成年人最需要家庭的关爱和 监护,家庭崩溃最大的受害者是末成年人。
我们不由得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家庭的疏离和崩溃?
首先是经济原因。大量农民为了生存进城务工,导致相当多的家庭陷 入疏离和崩溃。最近,民间组织“上学路上儿童心灵关爱中心”发布了《中 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通过对云南、广西、贵州、山东、河 北、甘肃六省(自治区)农村地区的2000多名留守儿童进行的问卷调查,分 析了乡村留守儿童真实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后指出,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 中约有15.1%(接近1000万)的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即便在春节也 无法团聚。有4.3%的留守儿童甚至一年连父母的电话也接不到一次,一 年电话联系一到两次的有885万,3个月通话一次的有1519万。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农村的整体收入水平较低, 导致农村父母为了生存不得不外出打工,而经济能力、户籍门槛、入学障 碍等原因又使他们难以把孩子带在身边。
非京籍流动儿童在京升学何以成为“史上最难”
许多城市对于外来务工者子女的入学标准设得非常高且严。虽然早 在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 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已经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家 庭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要建立和完善保 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流出地政府 要积极配合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加,国家为 控制特大城甫人口,也出台了其他的政策。
如今,非京籍儿童在京升学,堪称“史上最难”。2015年6月26日,中 国之声联合中国教育电视台推出特别策划节目《上学热线——北京幼升 小调查》,在第五篇《非京籍,看证人学的门槛》中提到,没有北京户口的孩 子今年想要在京入学,只有5个证是远远不够的。据朝阳区的王女士说, 为了能让孩子顺利入学,她今年(2015年)足足办了28个证。由原来的5 个证件延伸到28个证件,包括社保、工作,还有居住,缺一不可,只要有一 个不合格就不能上。结果在这28个证件里,王女士的社保因不符合朝阳 区出台的“连续缴纳”的规定,而没能通过审核。王女士因此将希望寄托 在北京的一些私立学校,但是私立学校一年学费高达24000,还不给解决 学籍问题。
由于种种的限制,很多外来流动务工者的子女想要在城市里上学是 非常困难的,即使孩子能被学校录取,其父母也很难负担得起那些昂贵的 借读费、择校费等费用。新东方石家庄学校 (微信号:helloxdf)
及时获取本地权威教育资讯,随时随地的贴身学习顾问,英语学习的好帮手、课程规划的好助手!
相关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