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石家庄新东方学校>学习园地>高中考试>正文

高三学生如何才能写好高考语文议论文?

2017-01-08 19:35

来源:

作者:丁珏临

今天想为同学们介绍一种把议论文写深刻的方法——过犹不及。

正常情况下,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往往是先阅读作文材料得出一个中心论点,然后开始围绕中心论点来切分分论点以及罗列素材。此时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很多同学们会陷入一种“一往无前”的喊口号状态,就是中心论点是什么,我就要在文章中把它强调得特别特别重要,最好每个人都把它做到极致才好。

比如中心论点为“做人应该有勇气”(2013年新课标高考题中心论点),我就要卖了命地呼吁大家都要有勇气,而且勇气一定要越足越好。可是此时,我们能不能稍微冷静地思考一下,如果一个人勇敢过了度,是不是真的就有可能成为鲁莽了呢?

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把握一个度,所谓过犹不及的意思是任何事情过了度都不好。有一本书叫《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书中要表现的含义之一就是天才和疯子之间可能只隔着一步,原本的天才,多迈过了那一步,就有可能成为疯子。同理,一个人机警是好的,但是机警过了度就成了多疑(想起曹操了吗);一个人自信是好的,但是自信过了度就是自负(想起关羽了吗);一个人谨慎是好的,但是谨慎过了度就成了胆小(想起司马懿了吗——哎呦,我为什么和三国杠上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严格过度是死板,灵活过度是放纵,自谦过度是自卑……

所以此时,如果我们能有一个“过犹不及”的意识,在其他同学一股脑地摇旗呐喊着强调中心论点一定要做到极致的时候,我们能够停下来,说一句“中心论点当然好,但是一定不要做过度啊”,文章是不是一下子就深刻起来了呢?

比如,在其他同学都一味大吼着“为人要有勇气啊,勇气越足越好啊”的时候,我们也强调有勇气很好,但是强调完之后,还能来一句“当然,有勇气并不等于鲁莽”,是不是显得就高人一筹了呢?

一个人,在拥有“热心肠”的同时还能拥有“冷头脑”,多难得啊。

那么,怎么来写这样的话呢?我的建议是:

单独成段。出现在最后一个主体段落(就是文章除了开头段、结尾段的其他段落)之后,结尾之前。也就是说,在你把该论述的都论述清楚之后,站稳,别再往前冲了,冷静地思考一下过犹不及的事。

不举例子或者少举例子。因为一举例子字数就一定会多,而字数太多就一定会喧宾夺主。我们写这么一段,其实只是要告诉判卷老师自己是一个能够辩证地看待事情的考生,体现一下自己的辩证态度就行了,千万别因为字数太多而让老师觉得你在将自己在前文论述的内容全盘推翻。所以的的建议是要么干脆不举例子,如果举,也一定精简,最好让整段话的字数控制在100字左右(一般的主体段落是200字左右)。

段首经典句型为:“当然,坚持中心论点并不等于XXX(给出一个做过度的极端例子)。”比如刚才说过的“当然,有勇气并不等于鲁莽”。然后剩下的内容,就说一下如果做过度会有什么不好的结果就行了。

我们一起看一个例子。作为一个写作文的语文老师,想请大家看一下我写的2016年江苏高考的作文。

2016江苏高考作文

材料: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于无声处响惊雷 

从未见人吃他人嚼过的饭依旧津津有味,却常见人说他人说过的话依旧口沫横飞。“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在长久地凝望之后,这句话引起了我恒久地覃思。诚然,做一个重复别人话语的人形复读机,实在无趣;能另辟蹊径,说出属于自己的话,才能显出个性风采与创新意识。鲁迅先生说:“于无声处听惊雷。”我倒愿意更进一步,去做一个于无声处“响”惊雷的人。

于“万马齐喑”无声处响“个性”惊雷。当环境暮气沉沉时,当陈词滥调已被唱烦时,当周遭因为无人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而“万马齐喑终可哀”时,我们要勇于展现自我,奏响个性之惊雷。遥想中唐时期,诗坛同整个社会一样百废待兴,面对着盛唐诗歌的一座座高峰,自有韦应物、李益之伦失掉了个性,去成了某一诗派的接班人。而韩孟诗派的诗人们却不愿意老调重弹,在韩愈大喊一句“务去陈言”之后,他们“言人之所未言,辟人所未辟境”,凭借着自己强烈的个性开辟出了前人从未涉及过的奇崛险怪的境界,最终奏响了中唐时代最响遏行云的惊雷之声。

于“拾人牙慧”无声处响“创新”惊雷。重复他人说过的话,多么保险,多么容易,但时间一长,终究会忘掉自己说话的方式,整个社会也会因此缺失了新的声音。所以,我们还应勇于创新,拒绝一味追随。民国大师陈寅恪的“四不讲”之语常在脑中如惊雷般响起:“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这是何等的创新精神,又是何等的拒绝重复的气魄!试想,如果没有这种于他人拾人牙慧之时独守创新的态度,陈先生又如何能不断精进自我,最终成为“教授的教授”,让自己的雷声响彻绵延的学术之路呢?

当然,于无声处响惊雷,并不等于哗众取宠的标新立异。有个性、能创新当然好,但它们绝不等于为了博取眼球而故意做出的奇异姿态。试看当代社会,有多少人为求成为“网红”而怪招频出。真正的响于无声处的惊雷应该基于端正的态度和丰厚的学识,否则,发声者也只能成为贻笑大方的跳梁小丑。

总要有人在他人未踏足的路上踩下第一串脚印,总要有人在他人未攀登的山巅插上第一面旗帜,总要有人在他人未出声的苍穹奏响第一声雷鸣。而我,正愿意在秉持端正态度、培养丰厚学识的基础上带着“个性”与“创新”,于他人万马齐喑、拾人牙慧的无声之处,响起振聋发聩、碎裂山河的轰轰惊雷。

长风已起,且听我鸣。

大家能够看到,在两个主体段落“于‘万马齐喑’无声处响‘个性’惊雷”、“于‘拾人牙慧’无声处响‘创新’惊雷”之后,结尾段之前,我用了这招“过犹不及”。在写作之前,我在想,如果把“个性”、“创新”做过了头,会是什么样。我想到的极端答案是哗众取宠、标新立异。好,开写。中间极其简单地举一个当代网红的例子就行了。

这一招“过犹不及”就为大家讲到这里,希望能对同学们的议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新东方石家庄学校 (微信号:helloxdf

及时获取本地权威教育资讯,随时随地的贴身学习顾问,英语学习的好帮手、课程规划的好助手!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已为25937位学员提供学习规划

*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相关推荐

  • 热门新闻
  • 热门活动
  • 留学资讯
  • 中学资讯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